首頁
外丹功 (WaiTanKung). 歡迎光臨外內丹功研修中心 ! 本中心提供外丹功視訊課程, 免費加入會員..... Welcome to WaiNeiTanKung Research Center !!! Free to learn WaiTanKung now
外丹功論壇
歡迎, 訪客
登入註冊.    遺失密碼?
Re[3]:中風的前兆─現象蒐集 (1 人正在瀏覽) (1) 位訪客
中華外內丹功網站論壇部份舊資料 (2001/05 ~ 2012/08)
前往最底 張貼回覆 我的最愛: 0
主題: Re[3]:中風的前兆─現象蒐集
#3276
仁正 (訪客)
文章: 0
graphgraph
用戶離線 點擊這裡檢閱此用戶的個人檔案
生日:
慢性病─中風篇 17 年s, 11 月s ago 聲譽: 0  
本站討論區1074~1492的發言,曾就單邊中風及中風復健之相關問題作一深入的探討。
如從醫學上言,中風、是使人最快速癱瘓的疾病, 比戰場中彈還恐佈,部份快速致死,僥倖逃命者,在漫長的復健過程, 亦造成患者及家屬龐大的人力及金錢負擔,更甚者造成患者尊嚴及親情倫理的大考驗, 如此癱換了無數正常的家庭,故特再闢專題討論。
為有計畫的探討,列舉參考相關議論子題如下:
1.中風的起因?
2.中風的搶救,第一時間降低禍害?
3.醫療復健的過程?
4.親情倫理的維繫?
5.外丹功的復健理論?
6.外丹功的預防活動?
7.外丹功的復健運用?
8.外丹功在醫學護理上的結合及推廣?
 
舉報給版主   已登入 已登入  
 
最後編輯: 2015/04/03 03:23 由 lien.
  管理員已關閉公開寫入.
#3277
探索 (訪客)
文章: 0
graphgraph
用戶離線 點擊這裡檢閱此用戶的個人檔案
生日:
Re:中風的起因及結果?相關報導 17 年s, 11 月s ago 聲譽: 0  
(中央社記者吳協昌曼谷( 2006-05-22 )二十二日專電)泰國中風協會指出,中風已經成為泰國民眾死亡原因的第三名,每年約有十五萬人死於中風,其中一到兩成都是突然發生中風,急救不及而死亡。

中風協會主席沙馬德(Samart Nitinant)指出,根據統計,中風已經成為泰國民眾死亡原因的第三名,每年因為中風而死亡的民眾,多達十五萬人。

沙馬德表示,中風除了可能造成癱瘓之外,還可能造成類似心臟病等更嚴重的後遺症;而中風的起因很多, 包括高血壓、高膽固醇、抽菸、糖尿病或是女性更年期的荷爾蒙不穩定等。

一般而言,四十五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發生中風的機率較高,不過如果年輕人缺乏運動,過度緊張,高血壓或是肥胖,也有可能發生中風。

沙馬德強調,預防中風的最佳方式就是運動,其次要遠離菸、酒以及高熱量、易肥胖的食物,如果年過五十,就應該經常測量血壓, 掌握狀況;而中風的早期症狀包括了身體半邊肌肉無力、講話不清、暈眩或是突然性的頭疼等。

而一旦發生中風,必須在三小時內緊急送醫急救,如果未在三個小時的黃金時間內急救,中風患者的死亡率就會大幅提高。
 
舉報給版主   已登入 已登入  
 
最後編輯: 2015/04/03 03:22 由 lien.
  管理員已關閉公開寫入.
#3278
探索 (訪客)
文章: 0
graphgraph
用戶離線 點擊這裡檢閱此用戶的個人檔案
生日:
Re[2]:中風的預防及治療?相關報導 17 年s, 11 月s ago 聲譽: 0  
節錄自「不要讓我二度中風」(撰文/楊清雄 整理:陶靜怡)
根據衛生署93年的統計資料,國內腦中風的發生率,大約是每年5萬人高居國內10大死因的第2位,合併血管栓塞與腦中風更占40歲以上民眾死因第一位;事實上,約有20萬名腦中風患者耗費鉅額 的醫療資源,由於照顧不易,所要付出的社會成本,更難以估算。
腦中風與血管栓塞都屬於血管疾病,後者的病程可能在一個月內就可以出院,不幸者惡化不治;但中風患者會拖上數年之久, 由於需要家人全心投入照護,導致不少家庭因而破碎。再者,國內腦中風患者,死亡率約為每年20%; 不但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同時,隨著人口老化的趨勢,有關預防、照護中風的課題已刻不容緩。
一般來說,腦血管疾病概分為3種:第1種是腦梗塞(動脈硬化或受血栓堵塞,引起缺血性腦中風),為國內最常見的腦中風型態,依受影響的部位不同, 症狀也有差異。第2種為腦出血,少部分是先天腦血管動脈畸形,導致血管破裂所引起, 多數則與高血壓有關;常發生於腦部的視丘、腦幹、小腦等部位。 第3種則為蜘蛛膜下腔出血,主因是腦血管有動脈瘤或先天性異常時所致。
頸動脈狹窄是起因於頸動脈粥狀硬化,導致血管內壁異常增厚,是引發屬於缺血性腦中風的重要原因,但因沒有症狀,往往會被民眾忽視。 所以現階段醫學健檢都會透過『腦部核磁共振掃描』或『心血管攝影檢查』, 及早發現腦部血管是否有問題;另外,『頸部超音波』、『核磁共振』以及『血管攝影掃描』檢查, 還可及早發現自己是否有中風的跡象。
有腦中風潛在問題的人,應為目前中風患者20萬人的20倍;換言之,國內可能有420幾萬人已有腦部血管問題,有三種腦中風的高危險群該做這類的檢查, 第一,血管老化的族群,也就是50歲以上的民眾;第二,有其他相關病症的族群,例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者; 第三,生活習慣不良者,例如有抽菸習慣的民眾等。
中風的治療可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腦內出血造成,稱為出血型中風,須視病況開刀治療;另一種是因腦內血管阻塞所致,稱之為缺血型中風, 多半用血栓溶解術來處理,這類藥物有其極限,必須在發病3小時內投藥;超過3小時的話, 不僅血栓溶解的成效較差,治療後也可能引發出血併發症。
,缺血型腦中風大部分與血管發生嚴重的動脈硬化有關,因此,醫界目前多用抗血小板凝劑來治療;對於從未發生過中風的健康人, 醫師並不建議使用阿斯匹靈等藥物來預防中風,但會建議以多運動、控制血壓、血糖及降血脂等方式來預防中風發生。 病患服用藥物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讓已經損害的腦組織能好得更快, 而是為了不要再次發病。
腦中風相關症狀:若突然說話不清、頭暈、噁心、站不穩、視力模糊、一手一腳麻痺,視力喪失或影像重疊,就算症狀只持續幾分鐘、 幾小時或一天就消失,也要立即就診,由專業醫師診斷。
20、30歲的年輕人罹患中風時有所聞,而現代人飲食多高油脂、少運動,導致心血管疾病問題逐漸年輕化,最好一年量測一次血壓,隨著年齡的增長, 量測次數也要跟著增加。高危險群的人,更要一日多次。一般來說, 理想的血壓值應為收縮壓119公釐汞柱,舒張壓79公釐汞柱;一旦超過這個數值,最好求醫, 在醫師建議下,給予藥物及飲食控制,同時,避免情緒激動、過勞等現象。
在日常保健方面:冬季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突然低溫或高溫,中風病人都會增加;主要是因當氣溫驟降時,血管會收縮,血壓就會上升, 老年人的血管老化,無法馬上恢復,一旦血壓衝起來,就很容易擠爆血管。
此外,早上6點到9點是心血管疾病發病及死亡率的高峰,早起的老年人要特別注意;由於此時氣溫低,容易造成血管收縮, 偏偏老人家習慣在清晨時刻出外運動,因此,起床前務必做好保暖,以防病發。 『中風』其實就是諸多血管疾病累積、惡化到一定的程度後,最後終於「爆發」, 因此,及早保養自己的心血管健康,便是預防中風的不二法門。
 
舉報給版主   已登入 已登入  
 
最後編輯: 2015/04/03 03:21 由 lien.
  管理員已關閉公開寫入.
#3279
探索 (訪客)
文章: 0
graphgraph
用戶離線 點擊這裡檢閱此用戶的個人檔案
生日:
Re:搶救中風333口訣。 17 年s, 11 月s ago 聲譽: 0  
搶救中風 醫界提333口訣
醫界昨提出「中風333黃金搶救」呼籲,提醒民眾應注意缺血性中風的三大症狀,把握黃金三小時的用藥時機,或可增加三成三的治癒率。
中風的三大主要症狀是: 突發性的半身無力、說話困難、步態不穩。醫師指出,一旦發現家人有這三種現象, 最好立即呼叫救護車並連絡醫院急診室,期能在一小時內抵達醫院檢查,以便及時搶救。
中風基本型態可分為三種,包括缺血性中風、出血性中風及暫時性腦缺血發作,尤以前者是國內最常見的中風型態。
醫界提出,「中風333黃金搶救」,以簡單的口訣,提醒民眾「年過四五高血壓,酗酒抽菸易中風,肢體無力說話難, 步態不穩頭會暈,中風前兆快送醫,把握黃金三小時」。
 
舉報給版主   已登入 已登入  
 
最後編輯: 2014/02/19 06:08 由 lien.
  管理員已關閉公開寫入.
#3280
探索 (訪客)
文章: 0
graphgraph
用戶離線 點擊這裡檢閱此用戶的個人檔案
生日:
Re[2]:中風的前兆 17 年s, 11 月s ago 聲譽: 0  
天氣嚴寒易發生中風 搶救治療分秒必爭
台中市林新醫院急診室主任鄭清萬說,不管是腦血管破裂出血或阻塞梗塞,都是所謂的中風,將造成神經功能的受損。有些人因中風而死亡, 更有約三成的病人中風後變成植物人、需長期臥床或輪椅代步, 患者和家屬容易發生心理、生理及社會功能的障礙,社會也必須負擔沈重的照護成本。
若突然發生同側臉部、手或腳麻痺無力情形、意識混亂與語言困難、單眼或雙眼視力模糊、走路困難、頭暈及運動協調能力喪失、不明原因劇烈頭痛等情形, 這些都可能是中風現象,需要立刻就醫,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舉報給版主   已登入 已登入  
 
最後編輯: 2014/02/19 06:08 由 lien.
  管理員已關閉公開寫入.
#3281
探索 (訪客)
文章: 0
graphgraph
用戶離線 點擊這裡檢閱此用戶的個人檔案
生日:
Re[3]:中風的特例─周邊動脈症 17 年s, 11 月s ago 聲譽: 0  
周邊動脈症:走路時腿會痛是一種稱為周邊動脈症(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的疾病,若不治療有可能導致死亡。 又「間歇性跛行」可能是周邊動脈栓塞引起,這類患者發生心臟病或腦中風的風險倍於一般人。 亞伯拉森指出,患有周邊動脈症的病人因心臟病或中風死亡的機率較正常人高出二至六倍。 因不運動而過度肥胖的人、糖尿病人、高膽固醇者及吸菸者均屬於周邊動脈症高危群。周邊動脈症的徵狀有腿痛、腳趾甲變質、腳部冰冷、小腿肌肉萎縮及腳部出現無血潰瘍等。 治療周邊動脈症的方式有:改變生活習慣,藥物及手術治療。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徐國基醫師表示,「間歇性跛行」的特徵是走路時突然會覺得小腿酸軟無力, 雖然休息一下即可恢復,但若再走一段路又會出腿酸,其症狀和坐骨神經痛、內分泌異常等疾病所引起的跛行有些差異。 它是一種進行性的疾病,特徵是供應身體血液的動脈變窄,尤指供應腿部的動脈,它可能造成腿部疼痛、壞疽及間歇性跛行, 若不及時治療,最後可能就得截肢了。建議「間歇性跛行」患者應儘速到區域級以上醫院接受手部橈動脈、腳部踝動脈超音波檢查, 如果四肢血壓出現異常反應,就很有可能是周邊血管栓塞所引起的「間歇性跛行」, 應再進一步做心臟及腦部的相關檢查,以避免引發心臟方面疾病或腦中風。
 
舉報給版主   已登入 已登入  
 
最後編輯: 2014/02/19 06:07 由 lien.
  管理員已關閉公開寫入.
前往最頂 張貼回覆
Powered by FireBoard直接取得最新文章到你的桌面